您现在的位置是:民心不壹网 > 娱乐

西门子将大规模投资中国,扩展中国业务

民心不壹网2025-07-06 05:26:46【娱乐】0人已围观

简介西门子扩展中国业务图片来源:西门子官网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希望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工业巨头西门子也不例外。尽管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但西门子仍然希望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尽管西门子暂时不会将任何子业务完

西门子扩展中国业务

图片来源:西门子官网

越来越多的西门德国企业希望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工业巨头西门子也不例外。规模尽管存在着一些质疑的投资声音,但西门子仍然希望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中国中国业务。尽管西门子暂时不会将任何子业务完全搬迁至中国,扩展但工业软件和工厂自动化最重要和最敏感的业务“数字产业”领域,将更加贴近中国。西门这对于中国而言是规模个好消息。

据德国媒体消息,投资西门子的中国中国首席执行官Roland Busch专门为该计划设立了一个项目。这涉及在中国的扩展大规模投资以及在中国开发新功能。

该项目被称为“马可波罗”,业务以700年前游历中国并定居的西门威尼斯探险家命名。Busch和马可波罗一样热情,规模但还没有看到西门子与中国竞争者处于平等地位。投资他在与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的战略会议上表示:“迄今为止计划的措施不足以胜过中国本土的冠军企业。”言下之意,如果要在中国市场占据更多份额,那就需要进一步的投资与扩展。此前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广东湛江新建工厂也为西门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根据德国媒体信息,Busch目前暂时推迟了马可波罗计划的部分内容,例如可能将某项子业务完全搬迁至中国以及进一步开设区域总部。但这一延迟也许不会持续太久,一位内部人士评论称:“中国知道这些计划,并希望看到它们得到实施。”

Busch仍然坚持投资计划。他希望到2025年,中国“数字产业”部门的销售额比2020年翻一番。当被问及时,一位发言人表示,在中国的产能扩展遵循“多元化战略”,旨在减少“全球本地化”意义上的地区之间的依赖,包括供应链方面的依赖。其他主要地区也正在实施类似的地区性产能扩展计划。

“全球本地化”描述了全球化和本地化之间的中间地带,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同时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西门子在亚洲的根基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西门子集团创始人Werner von Siemens在1879年写信给他的兄弟Carl称,他们可能很快就要与中国合作。清政府表示希望向他们采购交流发电机。

西门子前首席执行官Heinrich von Pierer(2005年卸任)虽然已经在中国推行了12项战略举措,但是仍然未将关键部件的技术转移至中国生产,这些整个系统必要组成部分的生产仍在德国进行。而现在,现任首席执行官Busch正在全力推进中国市场。

希望加强在中国最重要的部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今年3月的一次会议显示了Busch的严肃性:当西门子高层经理提出将发动机生产部分转移到中国时,Busch仍然认为不够。据与会者称,Busch希望发动机生产业务的8000个工作岗位能够完全搬迁至中国。

为此,Busch开发了“马可波罗”项目。从本质上讲,应该加强中国重要的“数字产业”部门的生产,尤其是研究和管理。当时,除了在德国之外,西门子还计划在中国建设第二个总部。

尽管西门子后来矢口否认并推迟了这一计划,然而该集团还表示,其希望根据中国的要求为中国开发更多本地化产品——“这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在马可波罗项目中,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总体规划”。对于数字产业,中国的目标是增长15%,这“远高于西门子6%到9%的历史增长率”。到2025年,数字产业的营业额将翻一番。西门子并未报告该部门目前在中国的销售额。然而在工业界看来,销售额估计远远超过20亿欧元。

与之相对的,在马可波罗项目中,西门子需要自己实现范式转变。中国目前正在从“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创造”,希望中国制造的产品同时也是在中国构思和开发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再希望仅仅获得产品,也希望能够掌握相应的技术。

虽然中德之间的投资关系在政界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是在工商界却广受追捧。根据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于中国对德国的依赖。中国的销售市场和短期利润对于德国企业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

事实上,目前许多德国大公司都较为依赖中国市场:科技集团英飞凌37.9%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宝马、戴姆勒和大众汽车超过30%的销售额源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是21.6%,巴斯夫15.3%。而西门子也已经在中国产生了13.3%的销售额。

在今年7月,巴斯夫在湛江投产了一家化工工厂。这家德国化工集团希望到2030年在新的一体化基地投资100亿欧元。在2019年11月的奠基仪式上,首席执行官Martin Brudermüller对这个“大型项目”赞不绝口,该项目将“延续我们亚洲战略的成功”。

今天,即使在巴斯夫董事会,也依然有人质疑投资的可持续性。但在Brudermüller看来:“总而言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扩大我们在中国的投资是有利的。”这从此前公布的季度数据中也可以看到。

在Busch看来,与中国的依赖关系绝对不能通过“对抗性外交政策”解决。如果颁布出口禁令,这可能导致“我们不能再从中国购买电池——那么能源转型将在此时结束”,毕竟目前中国可谓是光伏行业的领头羊。在摆脱俄罗斯能源的背景下,如果再与中国脱钩,那无疑是非常不明智地决定。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 Roland Busch和董事会成员Cedrik Neike目前正在极力推进“马可波罗”项目。当然,将部分业务迁至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在欧洲就业岗位的减少。据业内人士透露,“运动控制”部门负责机器控制功能的硬件和软件,中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比例预计将从目前的27%增加到2025年的36%。另一方面,在德国,生产中的工作岗位比例可能从44%下降到36%。该部门共有约15000名员工。

当被问及时,西门子表示没有将生产能力从德国转移到中国的计划,也没有针对德国的裁员计划。公司界还强调,未来几年“运动控制”部门员工人数的减少将是以前计划的结果,并且没有新的裁员或搬迁计划。

中国是西门子具有吸引力的市场

图片来源:西门子官网

但根据德国媒体的消息,至少暂时会存在发动机生产部门完全搬迁至中国的情况。这将打击埃尔兰根,该部门超过四分之一的员工都在该地区工作。

虽然在俄乌战争期间,企业最终愿意以牺牲销售额的方式撤出俄罗斯市场,然而,无论是阿迪达斯、戴姆勒还是西门子——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敢大幅减少在中国的业务。尽管目前处于经济疲软阶段,但中国无疑是一个增长市场,而德国经济必须存在于其中。一位德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否则我们无法成为世界市场的领导者。”

Busch担任德国商业亚太委员会主席已有一年——他从前任Joe Kaeser手中接过这个职位。Busch认为,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欧洲需要成为中美之外的另一股力量,因此保持与中国的对话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非常依赖于彼此。

然而,凭借其“数字产业”部门,这家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公司在一个特别敏感的领域开展业务。在该部门中,西门子开发了可以将机器操作数字联网的软件。西门子已经凭借在中国的业务部门盈利了数十亿欧元。对于“运动控制”等个别业务而言,中国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市场。

对于Busch而言,该部门的成功极为重要。分拆能源技术后,西门子更是向数字化集团转型。他在10月12日西门子集团成立175周年庆典上表示:“我们将像其他公司一样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连接起来。”

通过他的数字课程和能源技术的衍生,Busch提高了西门子的营业利润率水平。然而,作为一家IT公司,该集团将获得资本市场更高评价的希望尚未实现。自今年年初以来,西门子股价在疲软的环境下已经贬值了四分之一。

没有中国,增长希望将难以实现。中国的许多新工厂都高度自动化,每一秒都有新的在中国投入使用。国家已经从世界的工作台发展到工业4.0的领先地位。

慕尼黑大学与管理和IT咨询公司MHP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了详细信息:例如,通过数字地图和模拟优化生产的“数字孪生”在中国工厂的使用比在西方市场更多。增材制造、工业3D打印和自主机器人等技术也用于中国大部分生产设施,至少在实际测试中是这样。

中国市场对自动化技术和工业软件的供应商具有相应的吸引力。对于西门子而言,在2021/22财年的前九个月,“数字工业”部门的订单量增长了43%,达到196亿欧元。销售额增长了11%,达到138亿欧元。新的数据将在11月发布。

西门子的发展依赖于中国,这是西门子历任首席执行官都公认的事实。前任Joe Kaser在2018年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不管你喜不喜欢,世界很快就会按照中国的规则行事。”他的继任者Busch显然想遵守这些规则。当总理Olaf Scholz本周访问中国时,Busch就是12位陪同的企业家之一。

很赞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