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创始人蒯佳祺离职官宣,考虑转型投资,担任创业导师
京东子公司达达将回归京东集团。达达担任导师
8月23日,创始创业达达集团宣布,人蒯董事会已确认蒯佳祺荣休并辞任首席执行官和公司董事会主席,佳祺自2022年8月31日起生效。离职此外,官宣董事会任命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升任达达集团总裁,考虑全面主持公司日常工作,转型向董事会汇报,投资该任命自8月31日起生效,达达担任导师同时何辉剑获任公司董事。创始创业公告还宣布,人蒯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将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佳祺
当天,离职达达集团还发布了今年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为23亿元,官宣同比增长55%;归属于达达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788亿元,同比收窄9.6%。京东到家利润率转正。截至今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546亿元,同比增长69%。
截至8月22日收盘,达达(Nasdaq:DADA)报收6.53美元,涨4.48%。京东(Nasdaq:JD)报收55.32美元,涨1.13%。
原CEO蒯佳祺或将转型“创业导师”
澎湃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本次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是蒯佳祺主动提出。“一方面达达集团已经成功上市,获得资本市场认可,可以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何辉剑这些年来在达达的成长和贡献突出,不仅得到了外部客户的肯定和信任,在业内也建立了口碑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公司业务在京东的全面支持下,与京东零售逐渐融合,有了稳健发展。”
至于未来发展动向,该人士透露,他会考虑转型投资,同时可能担任创业导师,帮助创业者迈过最艰难的0到1阶段。
在公告中,蒯佳祺提到:“过去八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程,我为达达集团取得的杰出成就感到无比自豪。”他表示:“我们已经为接班计划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在是最成熟的时机进行这些调整,相信这将让达达迈入新的篇章。”
谈到辛利军的任命,蒯佳祺表示:“十分欢迎辛利军先生加入并担任达达集团董事长。期待达达在何辉剑、杨骏、陈兆明的带领下,在辛利军和京东集团的长期支持下,与京东继续深入合作,为社会和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达达集团在Philip(蒯佳祺)过去八年的带领下,构建了领先的即时零售产业布局,创造了海量的灵活就业岗位,为零售行业数字化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诸多价值。怀着对Philip个人追求的理解与尊重,我祝愿他在人生新篇章中一切顺利。”辛利军表示。 “在即时零售与同城配送领域深耕多年的达达,将与京东协同构建更丰富的供应链模式,更高效地满足消费者线上、线下、多场景、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达达回归京东,或为进军外卖业务?
对于达达回归京东的原因,业内普遍认为是为了做强京东在同城配送领域的实力。
在公告中,即将上任的达达集团总裁何辉剑也提到:“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服务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机遇之一……我们与京东携手,发挥各自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同时探索创新模式,助力零售行业提升经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京东曾经对外表达过进军外卖的野心。6月17日,据彭博报道,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京东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就看我们的能力,什么时候可以组建人才队伍了。”
采访中,辛利军没有详细说明外卖计划,但曾提到子公司达达具有强大的同城配送方面能力。这也意味着,京东外卖也将正面与阿里巴巴、美团进行竞争。
知情人士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外卖商家会在京东到家APP上线,由达达负责配送,目前该业务尚未正式上线,首站将会选择在郑州等城市试点,目前团队已经在本地对接餐饮商户上线京东外卖。
公开资料显示,达达集团是京东系分拆上市第一股。达达上线于2014年,主要做物流众包生意,提供同城即时配送服务,2016年4月,京东到家与达达也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整合原有的达达和京东众包物流体系,继续使用达达品牌,O2O平台继续使用“京东到家”品牌。2019年12月,公司更名为达达集团。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京东集团对达达集团持股比例达47.4%,为第一大股东。
在变更公司管理层同时,达达还调整了公司董事会名单。本次调整后,达达董事会席位将由原来的7个调整为6个,独董比例增至一半,同时董事长与CEO职位分离。除辛利军将加入董事会并担任董事会主席外,达达集团将新增何辉剑、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为董事,长江商学院教授孙宝红、Laura Marie Butler和韩践为独董。徐雷(京东集团CEO)、许冉(京东集团CFO)、余睿(京东物流CEO)、张怿已向董事会递交辞呈,自今年8月31日起辞去公司董事。
“调整后,董事会将会更高效、专业、国际化视野。”接近达达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新的董事会名单有助于达达与京东零售进一步协同: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出任董事长,有助于双方在即时零售市场协同资源、加速拓展。”
(责任编辑:知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红餐品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咖饮品类发展报告2022》显示,据红餐大数据,2021年我国咖饮市场规模达到608亿元,较2020年增长30.8%。随着2022年咖饮赛 ...[详细]
-
【网友曝在星巴克中喝到咖啡机零件,门店:聋哑伙伴做的】4月9日,北京一网友反映在星巴克外卖拿铁中喝出咖啡机零件。涉事星巴克门店经理回应称,该咖啡是一位聋哑员工制作,操作时没有听到零件掉落的声音,由于零 ...[详细]
-
来源:金融时报人民银行4月11日公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3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万亿元,同比多增3951亿元; ...[详细]
-
她还是收到了来自某大学的待录取通知。“昨天晚上收到待录取通知的,一收到我就立马选择了接受。”她担心如果自己不立马接受,信息很可能被篡改为拒绝接收,那今年就没办法读研究生了。“会不会这辈子考研都受影响? ...[详细]
-
每经编辑 杜宇11月21日晚间,、以及三家电信运营商披露2022年10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显示,今年10月份,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总数达9.73亿户,当月移动业务客户减少78.6万户;中国电信披露的 ...[详细]
-
银行机构在不断加大对个人账户线上渠道的管理力度。近期,、、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下调个人账户线上相关业务交易限额,包括线上转账限额及网上支付交易限额等。对于调整原因,上述银行客服人员普遍表示,主要是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挣扎过去年刺骨的寒冬,所有的房企都在不约而同地期盼,一束来自春天的光。是的,这个寒冷冰冻的冬季并不容易跨越。恒大“爆雷”、“违约”、融创“卖卖卖 ...[详细]
-
宏观:金融数据:3月新增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大增,高于历年水平,延续一月宽信用逻辑。从社融新增构成来看,政府融资依然是重要支撑力量,与之前相比非标不再大幅压降;从新增人民币贷款构成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依然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记者刘佳 见习记者 王兆轩 北京报道众人翘首以盼的养老储蓄业务试点工作,终于在11月20日拉开了帷幕。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自11月20日起,、、、四家国有大行率先在广州、西安、成 ...[详细]
-
观察者网 讯)综合“今日俄罗斯”RT)和《莫斯科时报》4月11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部分是为了结束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完全主导”和“不计后果的扩张”。拉夫罗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