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0万人,位居全国第三
来源:大众日报
人才是山东省人兴邦之本、成事之基。才资11月21日,源总第二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项目洽谈会在济南开幕。量突会上,破万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山东省人才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人位
报告显示,居全2020年以来随着“人才兴鲁”战略的国第提出和实施,山东全方位加强引才、山东省人育才、才资聚才,源总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加快建立。量突目前,破万山东省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0万人,人位位居全国第三。居全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引育成效显著。
高层次人才引育集聚效果显著,青年人才汇聚山东态势持续增强
持续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育集聚效果显著,是报告一大看点。
报告认为,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推出院士科技创新和服务保障“双十条”、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领军人才“筑峰计划”等措施。加强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实施布局,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优化、量质齐升。截至目前,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22人,近三年增长47人。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达到5500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830人,近两年增长超过50%。
从结构看,山东省122位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中有超过100位涉及“十强”产业,主要分布在现代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领域。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报告显示,山东大力实施“双一流”毕业生倍增计划、“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培育支持体系,扩大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遴选数量,展现了对青年人才的迫切渴求和大力支持。近3年,山东省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218万余人,来鲁高校毕业生数量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净流入态势持续巩固。从结构层次看,2021年,来鲁新入站博士后1508人,较2020年增加200人,增幅15.3%;从院校分类看,近两年,山东集聚“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6万余人。
人才发展支撑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优势领域人才高地逐渐形成
报告提出,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平台支撑、转化赋能这四项因素,在推动人才发展中最为重要。以此模型观照山东实践,报告认为,“四轮驱动”充分激活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看资助投入,2022年,山东省级科技发展资金达到145.2亿元,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同比增长10%。看政策支持,山东构建个性化与普惠性相结合的人才政策体系,推出“人才兴鲁32条”等人才新政。看平台支撑,山东成立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计划。看转化赋能,山东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工作,改革实行人才创业激励机制……山东人才发展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优势领域人才高地逐渐形成。
“山东在海洋领域优势最为突出,拥有全国领先的海洋高层次人才和创新成果”,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武常歧说。目前,在海洋领域,山东省集聚院士、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共90余人。在现代农业领域,呈现出人才团队竞相涌现的态势,建设了2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造了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一批农业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在先进制造领域,人才驱动下,产生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领军型企业,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56家。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海洋、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命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山东探索建立了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工作机制。报告建议,要进一步盘活资源,优化链条接口,重塑链条布局,以“四链”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山东省人才事业进一步实现更大跃升。
人才生态加速优化,机制创新作用越发凸显
良好生态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所在。报告认为,近年来山东省在人才承载环境、人才政策和人才评价改革三个方面下大力气,以此为动力,推动综合性人才生态加速优化。
为全面分析山东省人才生态环境情况在全国的位置,研究团队选取GDP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围绕产业生态、科创生态等六个要素,构建了省级综合性人才生态指标体系。结果显示,2019-2021年山东省综合性人才生态位居全国第四,优化提升的速度居第二位,与领先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从各要素变化情况看,山东省在治理生态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提升,在宜居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产业生态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从省内区域角度看人才生态竞争力,山东人才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济青人才双核引领。据介绍,研究团队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投入—产出”模型为框架,构建了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6市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济南、青岛在高层次人才数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构成人才竞争“双峰”格局;潍坊、济宁大力营造最佳创新创业环境,优化人才“悦居安业”微生态;烟台、威海作为沿海城市,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人才交流合作能力突出;淄博、东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他城市也是立足地区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集聚,人才引领成为山东各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山东人才生态加速优化过程中,机制创新的作用越发凸显。自2020年以来,不断培育人才市场、设立人才服务平台和研究智库,先后成立了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山东省人才之家等,这些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创新探索,为山东人才生态不断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报告显示,近年来,山东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服务环境,持续打造“人才山东”服务品牌,健全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体系,人才满意度全方位提升。
原标题:山东省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500万人,位居全国第三
(责任编辑:综合)
-
本报记者 冷翠华随着8月30日晚间发布半年报,A股五大险企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披露完毕。整体来看,5家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润注:文中净利润皆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下降逾15%。 ...[详细]
-
凯实生物创业板IPO过会:年营收5.7亿 黄鹤控制47.8%股权
雷递网 雷建平 10月13日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实生物”)日前IPO过会,准备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凯实生物计划募资7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注),1.3亿元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近期市场复杂多变,热点频出但主线仍不明朗,绝望与希望的情绪转换往往只在一瞬。正值三季报披露期,在市场估值的底部区间,我们不妨“冷眼观市”,减少情绪波动,从复杂的市场中找到扎实的增长机会,回归到产业链底 ...[详细]
-
中新社赤峰11月21日电 张玮 张志刚)21日23时,第七列中欧班列赤峰号)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驶出,本次班列首次通过“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出境,是内蒙古首列“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出境的中欧货运 ...[详细]
-
芯片市场“寒流”正从消费端蔓延至工业侧。10月25日美股盘后,美国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公布了第三季度业绩,略高于市场预期,但第四季度财务预测不及预期。财报公布后的美股盘后交易时段,德州仪器股价一度重挫 ...[详细]
-
北京时间26日晚,美股周三低开。Alphabet与等科技巨头财报欠佳,使市场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已经发生。警告美股尚未触底。投资者期待美联储鹰派立场可能软化。道指跌98.30点,跌幅为0.31%,报3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6日报道,德国政府已就中国国企投资汉堡港达成妥协,将允许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收购汉堡港一座码头24.9%的股权。据彭博社引述匿名政府消息人士报道,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3日电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23日消息,日前,经湖北省委批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对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大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