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央行加码逆回购投放 4月资金面有望保持平稳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临近月末叠加季度末,季末加码央行日前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央行3月29日,购投央行发布公告称,放月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资金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望保稳中标利率为2.10%。持平Wind数据显示,季末加码今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因而单日实现净投放1300亿元。购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放月这是资金央行连续三个工作日开展千亿逆回购: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3月25日,望保稳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持平单日实现净投放700亿元。季末加码随后3月2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实现净投放1200亿元。 受访业界专家认为,近日央行适度加大逆回购净投放,主要是临近月末跨季,市场利率波动有所增大。此类操作有助于月末、季度末市场流动性的平稳充裕,并预计4月资金面仍有望保持平稳。 央行加码逆回购投放 对于目前央行连续开展千亿逆回购操作的现象,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近期央行适度加大逆回购净投放,主要是临近月末跨季,市场利率波动有所增大,央行灵活操作,适度加大短期资金净投放,平抑资金面波动,确保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附近运行;同时,近期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加剧全球市场波动,央行对资金面呵护也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研究员张丽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近季末银行资金融出意愿下降,市场资金面较前期有所趋紧,推动跨季资金利率上行;此外,近期海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外溢效应明显,国内疫情形势使得经济基本面再度承压,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由此在张丽云看来,在目前情况下,央行持续加大短期资金投放力度,一方面有助于平抑资金面波动,稳定跨期资金价格,确保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维稳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月28日,各期限利率均有所下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5.5个基点,报1.946%。7天Shibor下行1.9个基点,报2.188%。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2.1891%。 4月资金面或将保持平稳 展望4月,周茂华告诉记者,“4月资金面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格局。影响4月份市场的因素主要是缴准、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到期,债券发行、外汇占款波动等短期因素,但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央行呵护资金面,预计4月资金面仍有望保持平稳。” 张丽云对记者表示,“跨季结束后,资金面将恢复常态。” 在张丽云看来,4月流动性主要受到财政存款变化和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的影响。首先,4月虽为缴税大月,但在今年财政前置影响下,当月财政收支预计不会造成明显的流动性缺口。 其次,4月MLF和逆回购到期总量可控,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MLF的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外,结合近期高频数据和监管表态来看,稳增长仍为政策首要目标,在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主动应对”的导向下,后续通过总量、价格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刺激有效需求、提升货币流通速度、扭转市场悲观预期和提升风险偏好的必要性仍强。 市场预期二季度降准降息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对二季度存在降准降息的预期。 对此,周茂华对记者表示,“市场对二季度央行降准、降息预期仍在,主要是3月以来国内多地受散发病例影响,房地产与消费需求处于恢复阶段,部分行业经营压力仍较大;以及外围需求复苏、政策前景不确定性依然较高,这种情况下,市场对央行可能适度采取措施推动信用合理扩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新兴领域支持,稳定市场信心,加快推动内需恢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要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发挥好总量政策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找准时机,降准、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间,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前的2月11日,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这较2021年第三季度的表述新增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和“总量稳、结构优”。在业界专家看来,这表明货币政策开始发力,并在发力过程中重视结构的优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来自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观察
- 整合“活”了 借壳严了 全面注册制“改写”并购重组生态
- 天成自控拟4.1亿加码新能源汽车座椅 研发费用率4.5%航空业务有望成增长点
- “真愚蠢”!爆料“拜登下令炸北溪管道”的记者要拜登向美国人说清楚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 公募基金看好ChatGPT未来场景应用 部分产品已提前布局
- 不满一天就下架,《满江红》周边被骂上热搜!网友:这是“秦桧周边”,平台回应
- 王子新材涨停,收到宁德时代子公司项目定点意向书
- 进入销售旺季、Q2实现盈利,蓝思科技迎来业绩拐点
- 胰岛素双雄 业绩双双下滑:通化东宝营收、扣非净利双降,甘李药业预计净亏至少3.9亿元
- 山东墨龙升超4% 获最高5亿元无息借款
- 民营企业——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 新能源汽车投诉量与销量齐升 奇瑞小蚂蚁多次自燃引发关注
- 蒙特利尔银行:这份CPI报告没有任何内容可以质疑美联储的鹰派承诺
- 新老业务青黄不接拖累业绩,康龙化成“增收不增利”还要持续多久?
- 法拉第未来再次推迟FF 91首批交付时间
- 北京高品质科技园区全部复工复产
- 会员“套娃式收费”套路,“大锅”到底该不该电视背?
- 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云办公板块跌幅居前
- 搜索
-